Page 1 of 1

实让人感觉很熟悉

Posted: Thu Mar 27, 2025 4:05 am
by bappy8
独自坐在电脑屏幕前,作家有时会想对着机器大喊大叫,让文字出现。当灵感终于袭来时,结果可能远不能令人满意——但当你的下一顿饭岌岌可危时,这几乎无关紧要。

自从乔治·吉辛在小说《新格拉布街》中描写这种困境以来,作者的困境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。这部小说写于 1890 年,大致基于吉辛自己的经历,讲述了一位名叫埃德温·里尔登的苦苦挣扎的作家的故事。里尔登必须在写长篇文学小说来满足自己的灵魂和“出卖自己”并写短篇商业小说来养活妻子和孩子之间做出选择。

他的生计、名声和婚姻都岌岌可危,取决于他下一篇评论的分量。他的健康和精神都受到了影响。他羡慕同事的成功,尤其是记者贾斯珀·米尔文,他鼓励里尔登写出更多具有商业价值的内容。尽管米尔文自己几乎一贫如洗,但他仍然保持着“城里人”的名声,并通过为《The Current》杂志撰稿的社会关系获得了成功。他发誓永远不写任何有实质性文学价值的东西,因为这会妨碍他对财富的追求。

吉辛带我们走进了与现代大都市并无二致的伦敦。知识分子受到尊重,但又被拒之门外,而主流商业主义则受 伊朗电报数据库 到欢迎。作家们出售他们珍贵的财产,如书籍,以及不必要的东西,如衣服,以维持生计。有些人兼职做文员和家教来支付账单。有一次,里尔登和同样穷困潦倒的作家哈罗德·比芬沉思道,自杀可能比他们贫困的生活更可取。